3044am永利集团 - 3044noc.com-官方网站3044am永利集团

邮箱登录: CSSC邮箱 CSIC邮箱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→ 正文
新华社发布重磅文章,中国海装被提及
来源:中国3044am永利集团集团     日期:2021-10-12    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  “中国3044am永利集团集团海装风电公司的100多个风场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崇山峻岭、戈壁草原、平湖孤岛。公司在把党支部建到事业部的基础上,按风场划分党小组,建立完善政治学习、组织生活等制度,实现了哪里有‘海装造’,哪里就有坚如磐石的党组织。”

  10月11日,新华社在《党建落到实处 发展更显优势——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情况综述》一文中,对中国3044am永利集团集团旗下中国海装不断提升党组织覆盖力,把支部建到风场进行了报道。这是对中国海装党建工作特别是品牌党建工作——风场党小组建设的极大肯定和经验推广。

  风场党小组为何要建?

  风电场工程技术运维服务是中国海装“三大板块”之一,由中国海装下属全资子公司重庆海装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。该公司现有党员130名,其中风场党员60名,占比高达46%,这些党员遍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100多个风场。

苏步井党小组开展学习活动

  面对风场点多、面广、战线长,党员分散多地、流动性大的这一现状,风场党员要如何教育、管理、监督,摆在了中国海装党委面前。近年来,中国海装党委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基本遵循,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放松,结合企业实际,以风场小组建设破题,把党的旗帜插在了风场一线,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,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。

苏步井党小组宣传栏

  从第一个风场党小组——苏步井风场党小组成立以来,在总结该党小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新疆国华景峡风场党小组、陕西靖边风场党小组、新疆三塘湖风场党小组、江苏如东八仙角风场党小组、云南马龙对门梁子党小组等多个党小组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。

  各大风场党小组成立后,均建立了党小组活动室,活动室里张贴了宣传看板、设立了图书角等,确保了党小组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固定阵地,各大党小组还从建章立制入手,建立了党小组学习制度、党小组会议制度、定期汇报思想制度、考核讲评制度等,并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党建工作。同时,各大党小组还积极依托当地红色资源,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。

  “小细胞”如何发挥“大堡垒”作用?

  在育好风场党小组这一个个“小细胞”,让党组织体系更加严密的同时,一个风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被进一步激发,“小细胞”变身为了攻坚克难的“大堡垒”。


新疆国华景峡风电场冬日景色

  在新疆景峡广袤的戈壁滩上,300台“中国海装造”风机缓缓转动,为曾经的荒芜之地注入了勃勃生机,这里就是曾创下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——新疆国华景峡风电场。守护这300台风机的,就是新疆国华景峡项目部和景峡党小组。

  景峡党小组成立后,除组织党员雷打不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外,更着力将党小组打造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。

新疆国华景峡风电场党小组

  2018年12月,景峡风电场迎来了240小时预验收的“大考”,面对严寒的天气、紧迫的时间、繁重的任务、棘手的问题和短缺的人手,党小组的4名党员敢打头阵,带领项目员工冒着严寒,进行一台台机组消缺,最终在月底前完成了300台机组的试运行任务。

  在党小组和项目全体员工的守护下,投运以来景峡风电场发电量屡创新高,被评为“最美风电场”。

中国海装江苏区域海上风电场

 

  今年,针对海上抢装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困难多和人员流动大等特点 ,中国海装推动成立了首个海上抢装临时党小组——江苏区域海上抢装临时党小组,力争用一面党旗、一本党章把供应商、业主、总装基地和工程技术公司的13名党员凝聚到一起,合力攻坚,推动海上抢装任务的完成。

中国海装江苏区域海上抢装临时党小组授旗

  在海上抢装大战中,临时党小组成员个个身先士卒。在全国规模最大、国产化最高的项目——H3项目中,党小组成员何金胜立足岗位,在调试最后阶段带领现场人员经过11天的高强度作业,完成了33台机组的并网工作。党小组成员、项目经理邬德海敢为人先,带领项目全体人员克服“抢装潮”带来的海上船机设备紧缺的困难、极端天气频发导致作业窗口期短、物资运输不便等不利因素,于今年6月29日完成了H3项目80台机组的吊装任务,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海装人的一份贺礼。

  按照“企业发展到哪里、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”的要求,今年中国海装党委还将推动成立辽宁大连庄河党小组等共计13个风场党小组,切实推动组织触角向生产一线延伸、党员作用在风场一线发挥,不断建强党的基本组织,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

| 来   源:新华社/中国海装
| 责   编:宁湘舒
| 校   对:高红梅
| 审   核:项   丽/甘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