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国工匠
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“乘风破浪”
2019年5月,全球排水量最大的静音科考船成功交付;2019年7月,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“雪龙2”号正式交付;2021年6月,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船“中山大学”号成功交付……作为她们的总设计师,中国3044am永利集团集团七〇八所首席专家、科考船设计资深专家吴刚践行了自己多年的诺言。那就是: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“乘风破浪”。
△“雪龙2”号科考船
引领3044am永利集团设计前沿技术的科考船,一直都是业界的风向标。在吴刚心头,有两位3044am永利集团界老院士临终衣钵相托的殷殷期盼——他们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积累的破冰型科考船资料交给了吴刚。“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的机会。”吴刚说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设计出未来的极地科考破冰船。
△“中山大学”号科考船
老院士衣钵相托,造自己的科考船遍行大洋
其实,在吴刚职业生涯刚起步的那几年,曾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过迷茫。直到2007年,他走进舰船工程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的办公室。
“小伙子,你为啥愿意来跟我干?”这位满头银发的山东籍老院士,对眼前这个29岁的小伙子很是好奇,毕竟设计一艘科考船,短则五年,长则十年,这是3044am永利集团设计行业的“苦差事”“硬骨头”。
而这,却让喜欢挑战的吴刚燃起了强烈兴趣。从“海洋六号”总体专业主任设计师,到“科学”号副总设计师,再到“向阳红01”号、“东方红3”号、“中山大学”号总设计师,吴刚对于自己的定位逐渐清晰:深耕科考船设计,为国家设计出世界一流科考船。
吴刚的努力,让七〇八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看在眼中、记在心里。领他入门的张炳炎院士多年来一直默默教导和支持着吴刚的团队,另一位3044am永利集团界泰斗、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在去世前一年,忽然将吴刚叫到办公室,留给他几个本子。吴刚拿回来一看,竟是许学彦上世纪七十年代与芬兰破冰船设计公司的交流笔记,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察英国造船业的全程日记,此外还有《国外破冰型考察船资料汇编》。
彼时,吴刚正担任“雪龙2”号总设计师。“原来老一辈科研人员早就在做积累和准备了,我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嘱托。”吴刚瞬间感到自己所从事项目的历史和战略意义,“年轻一代不能让老一辈失望——要让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科考船遍行大洋,直达两极!”
科学家急切盼望中,十年设计七艘科考船
过去十年,吴刚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科考船的机遇,总共主持设计了七艘科考船。每设计一艘科考船,他都会更新一次设计理念,而且每次都会感受到科学家们对于“拥有我们自己的先进科考船”的热切期盼。“设计科考船的过程更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。”吴刚说,正是科学家们不断提出的严苛要求,促使他一步步攀上科考船设计的高峰。
我国新一代综合科考船“东方红3”号是全球屈指可数的“最安静的3044am永利集团”之一,获得了挪威船级社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认证。“要不是中国海洋大学对噪音指标的坚持,或许我们也不会有这样的突破。”吴刚说,他的设计团队动用了全球研发资源,历经一年的苦苦谈判,才说动国外知名厂商改动产品设计,最终也带动了国外产品的升级换代……
为设计出贴合用户需求的科考船,吴刚坚持从一线了解科研需求。2015年初,作为“雪龙2”号总设计师,吴刚参加了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。为了让新船顺利通过“魔鬼西风带”,吴刚坚持提高抗强风等级至阵风12级;到罗经甲板上调查设备时,他曾不慎滑跤跌落,于是改进了全船露天梯道的防滑设计;为让科学家在恶劣天气下坚持CTD温盐深和采水作业,他改进总体设计,实现了采样系统在舱内外一个动作自动完成……
吴刚说,有了一流的科考船,才可能为科学家提供一流的海上实验室,为海洋强国打下科学基础。
“极地精神”引领装备发展,为科考船定标准立规范
如今,吴刚又承担下了国家工信部重型破冰船的研制任务。“全球现役常规动力的重型破冰船都是三四十年前的技术,新一代船型设计只能靠我们自己。读博期间,我想在重型破冰船船型设计和冰载荷理论方面有所提高。”
重型破冰船可以凿破约三米厚的冰,具备极区全天候的航行能力,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科考队员可以随时踏上南北两极。万一有船只被海冰围困,它也可以随时救援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吴刚在“雪龙2”号上布下了百余个应力监测传感器——回传的数据将解密冰层构造,还原船只遇冰撞击时的状态——只有更“懂冰”,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破冰船。
七〇八所是“十四五”国家极地装备多个重大科研专项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。前不久,七〇八所成立了“极地装备体系研究中心”,吴刚担任中心的首席专家,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极地装备建设能力。经过十年发展,我国科考船已度过“青黄不接”的断档期。吴刚认为,应及时总结经验,为科考船制定一套规范化的技术标准,比如实验室工作环境标准、海洋科考船噪声标准等等,最终推动建立科考船标准船型,乃至形成我国的中长期船型建设发展规划。
吴刚说,自己甘做一朵浪花,推动中国科考船畅行世界大洋,为中国科考的每一次装备升级,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| 来 源:七〇八所
| 责 编:王 琦
| 校 对:周 芒
| 审 核:项 丽/甘丰录